Tuesday, January 10, 2012

化身農夫的科學家

水導場的水耕研究中心, 完全不在農地之上, 却座落於多層工廠大廈之內, 單位有一個露天的平台, 部份水耕實驗槽就一個挨一個的放在平台上.


也有完全置於室內, 以不同人工光源培植的農作物. Uncle Win 說, 雖然他們主張以自然光生產, 但各種光源的成本和效益比較, 始終不容忽視.


剛好見到他們在種植士多啤梨的水槽作光度測試, Uncle Win 表示, 他們不單對種植葉菜類很有經驗, 對瓜果類, 蕃茄和士多啤梨也有相當心得, 不同農作物對光度, 溫度, 濕度的要求也不盡相同, 都需要不斷搜集數據.


擺放實驗設備的化驗室在單位的其中一個房間, 推門入去, 見到裡面的設施頗為完善, 計有各類指標性的試紙和儀錶, 也有滴定分析用的器皿和試管.


其中一部精密儀器是光譜分析儀, 專門用作分析營養液的氮, 磷, 鉀, 鈣, 鎂和各種微量元素. 氮, 磷, 鉀是植物生長三大要素, 缺一不可, 而鈣是細胞壁的重要成份, 鎂則是葉綠素不可或缺的元素, 所以這幾種礦物質在營養液內之含量, 都必須經常監測.

還有一台可連接電腦的 1600 倍顯微鏡, 即使一滴小水點的內部世界, 也可觀察得一清二楚, 現在用作檢驗細菌的數量.


水導場是以生產健康蔬菜為目標, 戶外的水耕農場設於溫室內, 必須完全與周圍環境隔離, 避免農作物受蟲害和大氣污染. 至於生產出來的蔬菜都要經過多種檢驗, 才能售出市場. 其中最為重視的, 是確保硝酸鹽殘留含量和大腸桿菌的數量符合歐盟的要求. 所以除了內部化驗外, 他們也委託大學做客觀抽檢.


我笑說他們根本不是農夫, 而是一班訓練有素的科學家.

Uncle Win 便說: "你也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人, 我們確實是擁豐富的工業科技背景, 所以堅持種菜也必須要符合產業形式的品質檢定要求, 蔬菜既然關乎人身健康和食物安全, 一點都不容疏忽, 傳統農業的倚重經驗和望天打卦遲早會遭到淘汰, 只有引入科學化管理才是發展的方向."

Sunday, January 1, 2012

本地一個新穎農莊

花鳥蟲魚展覽完畢, 今天終於在水導場的朋友帶領下到他們的農莊參觀, 水導場在錦田和粉嶺分別有兩個農莊, 今天有幸探訪位於粉嶺的農莊.


農莊位於丹竹坑獅頭嶺村的永久綠化帶, 為了體現零排放, 零污染的環保原則, 溫室都用太陽能發電. 這種新穎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概念, 真令人大開眼界.


兩條長長的水槽, 種滿了數以千計的時令蔬菜, 負責人年紀不大, 但周圍的人都叫他做 Uncle Win, 他對我說, 粉嶺這邊雖然只是一個實驗農地, 但自工作開展以來, 都得到普遍市民的歡迎. 而大學及農護署也認同他們的理念, 大力加以協助支持, 產品質素自然有所保證 .


說到他們的理念, Uncle Win 說, 世界各地都面對日益嚴重的土地城市化, 糧食短缺的困境早已出現, 今天香港出售的蔬菜都來自偏遠省份, 廣東基本上無糧食出產, 但內陸耕地也面臨河水污染的問題. 城市農業和食物里程是外國很熱門的話題, 各國都想盡辦法解決.


水導場並不打算走有機耕種路線, 因為效益不大, 花費時間和精力但吃力不討好.

水耕種植無論從拒絕農藥的態度, 大自然的關心, 生物多樣性的尊重, 以至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均無異於有機耕種, 唯一不同的只是針對土壤資源抑或科學資源的運用而已, 而且過程中全無令人不悅的氣味和污垢, 但講到成效, 有機耕種却難望其項背.


至於日本的室內工廠則成本高, 排放量大, 雖然日本因其獨特地理因素而大量採用, 但以香港來說, 並無必要仿傚.

參觀過程中, 印象最深刻的, 是一大片菜心, 大概由於外國人吃菜以沙律為主, 不少人誤會水耕只種生菜, 其實根據科學家的研究, 很多陸地植物都適宜水耕種植.


大家可以到他們的網頁看看, 水導場 Amazing Greens Hydroponics:
下次會到他們的實驗室, 了解一下精密的支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