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6, 2013

Bill Gates 談化肥

最近看了一篇奇妙的文章, 是微軟創辦人 Bill Gates 所寫, 第一句便是 : "我對化肥有點著迷."

http://www.hksilicon.com/kb/articles/310500

當然, 他所著迷的, 不是化肥的化學成分,  而是它在地球上所扮演的角色. 1909年, 德國科學家Fritz Haber 發明了合成氨(化肥的主要原料)的製造方法, 從而推動了全世界範圍內農業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 以至於當前全世界人口 2/5 的居民能夠獲得足夠的糧食都要歸功於 Fritz Haber 的發明. 全世界 2/5 的人口, 是數十億人了! 另一個重要的人物, Norman Borlaug 亦因為農業技術方面的研究, 點燃了綠色革命的火苗, 幫助無數的人脫離飢餓困擾, 而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


Bill Gates覺得, 類似這樣的創新, 能以極小的投入, 通過科技這個槓桿, 取得改善全人類的巨大的成果. 當然, Bill Gates 的文章原意是借助這個比喻, 希望世界需要更多的創新革命, 來改善窮困人們的生活, 從而介紹他的慈善基金.

http://techorange.com/2013/12/01/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


不過他的說話, 正正說明了上世紀化肥對人類所作出的重大貢獻. 隨著時代發展, 新世紀出現了各式各樣, 現代或者復古的耕種方式, 但歸根究底, 都離不開化肥的依賴.

某些種植方式可能聲稱不用化肥, 但往往用了而不自覺, 石灰就是其中一種經常使用的化肥, 當植物根部吸收營養的時候,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看, 根部吸入溶解離子, 便會慢慢釋出氫氣而令根周圍的環境變酸. 石灰就是用作中和酸性而需要添加的. 石灰的化學名稱為氧化鈣 CaO, 遇水便會變成鹼性的氫氧化鈣 CaOH, 最終也會被植物所吸收. 當然植物不會原封不動的吸入氫氧化鈣, 只會吸入其中溶於水中的鈣離子.


上述的解釋可能太學術性, 但事實是今天的農友, 相信無人會說從不用石灰. 正如現今的生活不可能脫離電腦一樣, 崇尚自然並不等同排斥科學.

由於化肥主要都是由岩石泥土經化學方法提煉和粹取, 以鹽的形式供應, 也有人稱之為礦物鹽, 相對於化肥這個有點兒土氣的名詞,  礦物鹽可說是一個既雅, 達, 信又較為新穎的名稱.

說了這麼多話, 我其實想指出的, 某些人可能對水耕所用的營養液有所誤解, 以為是甚麼促效秘方,  "化學劑", "神仙水". 只要大家不存偏見, 所謂營養液不過是經由專業試驗和調配, 適合植物生長的礦物鹽組合配方而已. 近年來, 即使泥耕, 也有不少人會應用營養液來代替固體肥料, 以提高吸收效率, 已是不争之事實.


化肥被植物吸收而慢慢生長, 氮, 磷, 鉀從來都是小學生早應明白的知識, 比 Fritz Haber 更早的德國科學家 Justus Von Liebig 早於 150年前, 就清楚証實了化肥的功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A4%E6%96%AF%E5%9C%96%E6%96%AF%C2%B7%E9%A6%AE%C2%B7%E6%9D%8E%E6%AF%94%E5%B8%8C

2003年德國版的10歐羅也以紀念他而鑄造.

File:Germany 2003 10 euro Justus von Liebig Reverse.gifFile:Germany 2003 10 euro Justus von Liebig Obverse.gif



Friday, November 8, 2013

浸會大學的檢測報告

早幾天到了機場的亞洲博覽館參觀國際環保博覽, 今年水導場也有參展, 而且是比較受歡迎的攤位, 經 Wilfred 的介紹, 認識了浸會大學的翁教授和梁博士. 交談之下, 原來浸會大學為水導場檢驗水耕蔬菜已經有一段日子. Wilfred 給我看了最近的三份報告, 徵求得 Wilfred 同意後, 今天放在網上供大家了解一下.


這三份報告分別為重金屬, 大腸桿菌和硝酸鹽的污染檢測. 分析結果, 全部都十分理想, 比各種標準的容許限度還要低很多.


Wilfred 說, 長期而正面的化驗結果, 說明了水耕菜在安全程度方面, 是傳統泥土種植所難以比擬的.


對上述三種測試項目, 讀者可能對重金屬污染較為認識, 新聞報張也不時對中國內地的土地的金屬污染有詳細報導.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7/11/YO1307110010.htm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就列舉出七種重點的重金屬分析目標, 包括: 銻, 砷, 鎘, 鉻, 鉛, 汞和錫. 而水導場也有邀請浸會大學做了這些測試, 結果當然全部合格.

另外原來大腸桿菌也是他們注重的目標, 因為近年大腸桿菌污染的蔬菜在外國也成了致命殺手.


說到硝酸鹽, 土耕種植只能單靠經驗, 錯誤施肥, 正是葉菜類超標的原因, 對嬰孩會引致正鐵血紅蛋白血症(俗稱藍血人)家長們真的要多了解一下.

Wilfred 對前來攤位的參選者也解說這些報告的詳細內容, 旁觀的我也自然上了寶貴的一堂食品安全課. 由於水耕的種植的系統和環境隔離, 原料只有自來水和營養液,  只要兩者皆有嚴密的來源根據, 便不會含有任何污染物. 而且水耕著重科學化, 施肥過程都有嚴格程序, 不會出現過度施肥的情況, 所以所有檢測都必然合格, 而且在預期之內.


今年香港水務署也設有攤位, 擁有水質化驗師資格的朋友向我解釋, 香港的供水水質在全世界來說, 一直是名列前茅的, 規格十分嚴謹, 數十年來的口碑, 一直很好. 用自來水種植, 是十分理想的選擇, 相反用於灌溉土地的水源, 大多是雨水, 河水或井水, 水質根本無從監管, 所以即使受到污染也無法得知. 依個人意見, 香港其實是推廣水耕種植的一個理想地方.


Friday, October 11, 2013

內華達州大學的報告

由於知道我熱衷水耕, 在美國的朋友剛好在當地找到一份大學的報告, 便 e-mail 給我, 讓我了解一下消費者對水耕的認識程度.

這份是內華達州雷諾大學2010年的一份市場研究報告, 由於水耕蔬菜的日漸普及, 大學特別為市場上的零售蔬菜產品做了這份關於常規土耕, 水耕蔬菜與及有機耕種的比較調查.


調查以無標記方式, 讓消費者對上述五種蔬菜作味道, 香味, 賣相和口感四個特徵作比對. 調查的五個品種包括羅馬生菜, 綠葉生菜, 紅葉生菜, 生油生菜和普通生菜.

  

結果清楚指出, 原來在掩蓋真相的情況下, 消費者對常規土耕, 水耕蔬菜與及有機耕種的每種產品的各項感觀評價, 根本無從分辨.


近年香港總算興起了水耕菜, 但市場上水耕菜的佔有率仍然很低, 未有嘗試者對水耕往往沒有概念, 缺乏客觀評價, 人云亦云. 味道, 口感都會成為誤解的目標, 以為水耕就會纖維少, 口感差, 味道淡, 這份報告正好客觀地回應了一些偏頗的誤導.

報告中也說明了這個事實, 其實蔬菜的味道, 香味, 和口感最主要還是取決於光合作用的程度, 氣候環境是否適合種植, 而賣相觀感則是乎有沒有蟲害或蔬菜本身是否健康生長, 用何種形式種植, 根本無任何關係.


作為消費者, 食物安全自然是首要選擇, 在溫室或室內生產的水耕菜, 無蟲, 無農藥, 自然是現代優質生活的指標. 既然味道, 香味, 賣相和口感都一樣, 你會如何選擇呢?


由於大學報告的結論比較學術性, 涉及複雜的統計學, 我在這裡不作詳細解釋,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深入研究.

Friday, August 30, 2013

營養師的話

寫這個 blog已經多年, 介紹了不少外國的資料, 但很多時都會覺得無可奈何, 不少朋友還在詢問水耕的原理, 營養價值和是否有害處.

早幾天到某酒店用膳, 發覺他們多了一個水耕蔬菜的自助午餐, 立時感到十分欣慰, 水耕終於在香港流行了.



不知道是甚麼原因, 香港人對水耕這個古老的技術, 總覺得陌生, 其實植物吸收泥土的礦物質而長大, 是小學課本的課題了, 水耕不過以現代化的科技把礦物質提煉成營養液供給植物使用, 原理就好像嬰兒食用配方奶粉一樣, 並無神秘..

化學肥料是 150年前德國科學家 Justus von Liebig 發明的, 現在所有農業生產都有不同程度的應用. 但可能由於鄰近地區的食物安全問題, 與及既得利益者的誤導, 把有公認化學名稱的肥料當成神秘的物質, 令大眾產生莫名的恐懼.


其實我們日常所接觸的食鹽, 烘焙梳打 (baking soda), 中醫用的石膏, 石灰, 硝石, 白礬, 膽礬都是礦物鹽的類別, 恰當的食用並無危險, 但改以化學名稱, 人們就頓感恐懼. 況且植物只利用這些物質供應本身新陳代謝之用, 這些東西進入植物體內已分解並變成組成細胞的元素.


手頭上有一份若干月前的報章, 分別介紹蔬菜統營處的環控水耕工廠和水導場的家居水耕系統, 最吸引的, 是一位知名的營養師, 說了一些中肯的說話..


陳國賓先生是本地一位為人熟悉的營養師, 在電視介紹過不少營養烹飪, 他指出: "水耕菜苗在受控下培植, 營養水平會較為穩定." 


所謂受控環境, 就是合適的養份, 氣溫, 濕度和光線, 這正是任何農作物必須的條件. 希望讀者對植物的生長有多一些理性科學的認識, 在下亦自當在日後多與大家分享.

Saturday, May 25, 2013

傳奇一號

美國一位家長在她的英文網誌這樣寫:

教導孩子學習水耕是一個了解水資源珍貴的好機會, 可以從少便向他們解釋環境保護的訊息和責任. 從實踐中, 慢慢學懂農作物在生長過程活中所遇到的無限挑戰,  大自然棲息環境, 食物供應, 生態系統, 生殖, 養分, 疾病等等重要概念, 藉此可引伸至其他生物以至人類的當前境況.

 

小朋友特別喜歡動手工作, 所以不妨在水耕工作坊讓他們實習一下, 他們馬上會了解到水和陽光對生命成長的重要性, 及背後的科學理論. 他們很快便會明白食物從何而來, 我們為何必須珍惜食物, 甚麼才是健康飲食等道理, 也可一一解說.

 

孩子們很容易接受葉綠素和光合作用的科學知識, 太陽的能量如何通過葉綠素轉化成植物賴以生長的養分. 更可認識到植物的新陳代謝和人類有甚麼區別, 人類吸入氧氣而呼出二氧化碳, 植物和蔬菜却利用二氧化碳製造出人類必須的氧氣. 這些大自然的微妙規律, 定必對孩子們嚮往自然環境綠化有更大的俾益.


今天在香港, 已經有可以在家裏種植的水耕套件供應,  體會水耕的樂趣並非難事. 經水導場 Andy 的介紹認識了 Eric, 原來他和一班熱心的家長在元朗鄉郊搞了一個歷奇農莊, 叫做 "傳奇一號", 由家長和小孩, 共同組建了 DIY 的水耕農莊合作社, 十多個家庭中, 各個家庭都負責管理一個水耕種植盆, 供應自己假日食用的蔬菜, 真是很新奇的構思.


過去幾年覓地耕種的日子, 見過不少假日的家庭農夫, 扺受不了農耕的工作量, 夏日的炎熱, 雨季的無可奈何, 最終都是半途而癈. Eric 說: "由於水耕比傳統土耕的容易成功, 小朋友都不覺農耕是苦差, 十分樂意參與工作, 一家人的感情不知不覺中, 加深了許多,"


農莊逐漸加多了各種不同的科學和社會元素, 孩子們亦認識了資源工具的有效運用, 再生能源的實際應用.


無須農地的環境都可以種植新鮮蔬菜, 小朋友對水耕適用範圍之廣泛, 明日科技的走向, 也有極之深刻的體會呢.

Thursday, April 25, 2013

醫學和農業的合作

上次關於美國醫院的網誌登出後, 水導場的 Andy 對我說, 原來日本也有類似的經驗.

根據日本 "農業雜誌" 報導, 東京市榊原紀念病院的心臟大樓地下入口, 也種植了鬱鬱蔥蔥的蔬菜. 四層高的種植架, 種滿了萵苣, 生菜, 羅勒和芝麻菜等. 這個室內植物工場, 以人工光線照明, 用水耕形式生產, 應用了千葉大學和東京大學的農業技術, 是日本國內的第一家以醫學與農學合作的項目.


醫院的項目負責人長山雅俊醫生說:  "在當眼的入口處展示的, 是一個無菌的蔬菜植物工廠, 傳達了十分清晰而有趣的信息, 將來, 我們可以為醫院的饍食服務提供安全的蔬菜食材."

有關部門並將會研究:
1. 普及在醫院內建立無菌蔬菜工場的可行性.
2. 評估無菌蔬菜作為醫院常規饍食的各種優點.
3. 無菌蔬菜在這特殊環境下種植的經營成本.
4. 院內種植對病人的心理幫助.


如果該嘗試成功, 日後這種新穎的統合醫療, 將會是現代醫療領域中一個令人興奮的非常革新路向.


其實本地的港安醫院, 早已肯定健康飲食對舒緩醫療體系的負擔有莫大幫助,  於2008年3月1日開始, 該院只供應奶蛋素食(Lacto-ovo Vegetarian Diet)予病人及員工,  逾四年持續推動 "病人, 社區, 員工" 健康發展, 2013年4月成為首間香港獲世衞認證的 "健康促進醫院".  http://www.hkah.org.hk/new/chi/service_lmc_pe03.htm

前立法會議員勞永樂醫生也在網誌上說: "不只醫院, 社會上每一家機構, 每一種行業, 以至每一個人, 都可在各自範疇, 推廣健康生活方式, 自我照顧, 不要把健康只寄託在醫療專業."  http://www.3phk.com/v5article2.asp?id=1675&folder=door&section=forum&issue=


Henry Ford West Bloomfield Hospital 和榊原紀念病院的水耕設施, 從意義上說, 更向前跨出一大步. 千葉大學的環境健康與科學研究中心教授宮崎良文認為, 心理學上已經證實, 觀賞植物對語意差別法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和焦慮感情狀態分析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方面, 都有正向療效. 院內的植物工廠除了經濟價值外, 醫療貢獻是很大的.

Andy 對我說, 由於水耕的種植方法難度不大, 有很正面的回報預期,  容易成功,  從情緒輔導方面來說, 是十分值得探討的課題.


其實水導場在本地已經和某些護理服務, 親子教育, 社工機構以至宗教團體, 進行了相關合作, 就水耕對康復護理, 情緒治療與及親子感情培養方面取得少許心得.  例如其中一些有關自閉症病人的個案, 得到令人鼓舞的初步反應, Andy 說他現正和不少心理學專家密切跟進這些個案的成效呢.

Wednesday, April 3, 2013

醫院的水耕農場

任職於美國大學醫學院的朋友對我說, 美國一間名叫 Henry Ford West Bloomfield Hospital 的醫院, 在 2012年9月也設立了密西根州的第一間駐院水耕農場. 佔地 1,500平方呎, 目的是作為幫助病人的輔助醫療, 同時期望促進當地社區的健康飲食生活習慣.

A small group of hospital staff walk from the Henry Ford West Bloomfield Hospital greenhouse and educational center.

園藝治療是心理學上一種成熟的治療方法, 這家醫院特別耗資過百萬美元, 建造專業的水耕溫室. 目標群體不少是在學的兒童, 農場由一位農業專家 Michelle Lutz 負責打理, 為他們策劃了不少參觀活動, 導賞教育, 水耕實踐課程和健康烹飪示範.


其中的項目有:
1. 以園藝作為一種行為治療
2. 通過改善飲食習慣根治兒童的長期病患
3. 食療對病患預防和根治效用的研究和
4. 利用綠色環境氣氛下進行瑜珈運動的放鬆療法

Resident farmer Michelle Lutz lifts a row of lettuce as she works in the greenhouse.

農場裡種植的蔬菜品種繁多, 包括: 20多種蕃茄, 生菜, 辣椒, 茄瓜, 青瓜, 豆角和香草等, 並應飯堂廚師要求栽種各款受歡迎的食材, 所以成功為醫院飯堂每年的膳食費用減省了2萬多美元.


園丁和廚房的完美合作, 使到食堂每天都得到最新鮮, 最時令的食材. 各方面的食客, 無論是病人, 員工與及來訪者都大表讚揚.

Chef Steve Delidow holds a greenhouse salad made with organic cucumber, purple cherry tomatoes, orange cherry tomatoes, Rouge d'hiver Red Romaine lettuce and red lead lettuce, basil, microgreens and nasturtiums.

醫院的行政總裁 Gerard van Grinsven 認為,  Henry Ford West Bloomfield Hospital 可以作出示範先導作用, 讓其他醫院也加入計劃. 水耕, 健康餐, 改善兒童過胖以至減省食物成本都是可以合作的方向.



他相信這種水耕農場在專業的醫療系統以外, 會提供了很大的輔助功能. 讓醫療護理領域有更大的擴展空間.


Monday, February 25, 2013

復康社企新焦點

那天和美國回港的朋友聊天, 得悉最近美國有人將水耕用於復康社會企業方面, 十分新鮮, 必要向本港的人介紹一下.

美國一間叫 Arthur & Friends 的水耕農場的負責人 Arthur 竟然是一個患有有唐氏綜合症的年青人, 他種植生菜, 然後賣給新澤西州的最好的餐廳.

Arthur Blanchard of Newton transplants sprouts into finishing gullies. Blanchard, who has Down syndrome, inspired his aunt Wendie Blanchard to start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一個非營利性的社會企業, Arthur & Friends 向年滿18歲及以上的殘疾, 如腦麻痺, 創傷性腦損傷和自閉症的人提供培訓及就業計劃,  讓他們充分參與社區的生活和工作.

由 Kessler 基金會資助的 NORWESCAP 計劃, 為殘障人士提供了一個全年本地生產, 培訓和就業的區域試點, 而 Arthur & Friends 的創辦人 Wendie Blanchard, Arthur 的姑姑,  則已被封為新澤西州的英雄.

在2008年,  Wendie 收到了 NORWESCAP 授予試點的十二萬三千美元.  Wendie 說.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開辦社會企業的是不容易的事, 這是一個一星期 7天的無休止工作, 但不到半年, 我們就看到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我們會開放給學校和社區參觀, 他們就可以更了解我們的工作."


Wendie 形容水耕方法是在高度可控的環境下進行. 精確控制和回收礦物質和水, 低廉的生產成本, 全無農藥污染.  該技術使用的水用量只有傳統農耕的 10%, 每月的收穫非常穩定. 所用電力由太陽能系統提供. 很多農場的化肥徑流進入海灣, 產生非常糟糕的的藻類問題, 但水耕絕對是零污染.

由於水耕的方法簡單容易, 培植成功率高, 對殘障和弱能人士的技術掌握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的培養, 成效顯然易見. Wendie 發現, 由於農產品的質量與殘疾人工作的口碑, 令業務蒸蒸日上, 從第一次收穫推出市場起, 訂單已經應接不暇.


Sunday, January 6, 2013

羽衣甘藍

冬天的假期作了個不長不短的旅行, 目的只是忘記日常事務的煩囂, 享受一下寧靜的樂趣. 在外的日子, 除了看書, 便是無聊的把玩智能手機, 思想環遊世界一下.

最有趣味的事却依然在香港, 無意探訪水導場的 Facebook, 見到他們在展覽中放置了一棵水耕聖誕樹, 果然創意十足, 雖然人不在現場, 也相信這個意念十分受歡迎.


今天在 Facebook, 更深受他們種的一新菜種的名字所吸引, 這個美麗的名字叫 "羽衣甘藍". 自問對這種菜不太認識, 但離開香港前, Uncle Win 送了一些給我, 當時並沒有烹調, 用來作沙律相當不錯. 


有著詩一般的名字, 可能因為它的形狀太似一葉羽扇, 原來在英語世界可能無人不懂, 皆因它是蔬菜中營養價值十分高的品種. 酒店中一份 "洛杉磯雜誌", 剛巧也有一篇有關的文章, 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羽衣甘藍是一種葉脈堅硬的冬天生品種. 有農場的東主說: "它甚至無法到達超級市場客戶的餐桌, 因為就在羽衣甘藍還是嬰兒苗的時候, 餐廳廚師已比超市買手提前一步收割走它們."



部分熱潮多由於健康的考慮, 也由於廚師們數十年來的大力提倡. 羽衣甘藍是一種含有多種豐富維他命的植物. 有廚師說: "未知道它是什麼品種的人, 嘗試後, 都立即愛上了它."  除了正常的煮, 焯, 炒等方式外, 羽衣甘藍也可以烘焙成片的形式烹煮, 據說是小孩的恩物.
http://vegankingdom.co.uk/?p=605



但這種菜却不容易種植, 除了需要寒冷的天氣外, 蟲害不容忽視, 一般春天到來就不太合適. 所以外國的農夫一到秋冬季節, 便大量種植, 而餐廳便會推出時令的羽衣甘藍食譜. 水導場用水耕的方式, 既可以大量種植, 而且杜絕蟲害, 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突破.


日本也有用羽衣甘藍磨粉製成的青汁,  http://www.qsai.com.tw/healthy2.html
但既然水耕種植的方式簡單容易, 何不自己種植來享用呢.



不過, 由於羽衣甘藍含有豐富維他命K, 某些有心臟毛病而需要服用薄血丸的人, 可能要先請教一下醫生的意見.